md_7366 发表于 2025-9-10 13:40

工信部部长,措辞相当严厉!带来什么警示?

“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回答行业治理问题时的一席话,措辞相当严厉,警示意味明显,引起舆论关注。非理性竞争,通常指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过度降价”等极端或短视的策略,行业内部多以“内卷式竞争”来指称。其实,“反内卷”并非新话题,此前舆论场上多有讨论,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一些重点领域,相关部门也已有所行动并取得了成效,但结合当前形势来看,其意义显然要更为深远。当前,各地正紧锣密鼓编制“十五五”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谋划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路径,寻求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方向。在此背景下,整治非理性竞争,就不再只是一项短期的治理任务,而是关乎中长期经济质量、产业健康和创新生态的系统性工程,更关乎我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进入新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中的无序扩张、恶性内卷,其负面效应更加不容小觑,“一夜之间毁掉一个产业”,并非危言耸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竞争并未产生价值增量或任何创新,不仅导致企业自身利益受损,也可能对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最终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以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外卖大战”为例,表面看,“低价抢占市场”“补贴换规模”等策略的灵活运用,似乎是市场活力的体现,消费者短期内也得了“实惠”,但实际上这种模式极易导致行业利润率急剧下降。这一影响在企业财报中已有所体现,某头部外卖平台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9%,被外界视为低于预期,财报将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受本季度开始的非理性竞争影响”。一方面是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企业被拖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流量战、人力消耗战中,还必须源源不断进行投入,短时间里往往难以抽身。对一些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无力再投入创新研发和提升服务质量,还可能影响员工薪酬和岗位就业。一旦波及供应链,甚至可能导致行业集体“失能”,进而产生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的是,非理性竞争一旦开始,及时止损往往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没有一家企业愿意“烧钱”打价格战,但一旦身处其中,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停下来。在一些行业,相关部门已约谈相关企业,要求企业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比如近期引发广泛讨论的快递业涨价,正是行业响应“反内卷”号召的某种反应,当企业长期陷入低价恶性循环,终究要通过提价、降本等方式找回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发展来看,仅靠涨价似乎仍难以根治“内卷”。某种意义上,涨价只是将矛盾后移而非真正化解。根本的出路,仍在于要跳出“内卷”逻辑,采取差异化、高品质、可持续的竞争策略。对企业来说,要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服务升级、流程优化、品牌建设上,从“拼价格”真正转向“拼价值”;各地在编制规划时,也应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而应结合自身禀赋,找准差异化定位,推动形成互补协同、良性竞合的产业集群,通过在产业政策、创新激励等方面加强引导,为市场主体划出更为清晰的赛道,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说到底,整治非理性竞争,不仅是保护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十五五”的蓝图展开,拒绝“内卷”、摒弃非理性竞争,人们期待的是一个更加健康、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经济生态。



水木子 发表于 2025-9-10 14:1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70619LYG 发表于 2025-9-10 19:54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信部部长,措辞相当严厉!带来什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