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数据发展往何处去——聚焦信用经济 “精开”数据富矿
信用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什么新场景?如何让“数据矿产”在信用经济领域实现“富矿精开”?在近日于贵州贵阳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信用经济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数据在信用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引发与会嘉宾热议。 如今,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信用经济注入磅礴动能,也为贵州带来新机遇。作为我国最早发展大数据的省份,贵州已成为国产化智算资源最丰富、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算力、数据、应用方面积淀了显著的先发优势。未来,贵州大数据发展该往何处去? 科技日报记者发现,在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方面,涉企信用数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经济或许是一个“重要变量”。 “没想到,用电数据也能变成驱动企业发展的优质资产。”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先赐说,公司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迫切的融资需求,但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一样,因缺乏抵押物,难以从银行的传统渠道获得贷款。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对该公司24个月用电数据脱敏分析,并精准画像,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了可信数据依据。最终,该公司成功获得贵阳农商银行1000万元信用贷款。 “这是贵州电力数据首次在金融领域释放价值。”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数据应用部副总经理缪新萍说。 近年来,贵州通过新场景挖掘,将沉睡的“数据矿产”转化为驱动产业发展的信用资产。获批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来,贵州被国家层面赋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等七大系统性试验任务,已形成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为深化数智赋能信用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信用经济发展打造了数字底座。 目前,贵州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其中29个为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截至7月31日,贵州算力规模累计92.6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算达89.76EFLOPS。 “我们全力支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了贵州一体化综合信用平台,实现贵州信用数据归集共享。”贵州省信息中心主任何灏介绍,通过政务大模型底座赋能信用场景建设,贵州将信用数据服务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等领域。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由贵州省信息中心承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贵阳分行协办的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聚焦“数智赋能信用创新”主题,为贵州发展信用经济“把脉问诊”。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国家数据局积极支持信用行业充分挖掘公共信用数据资源价值,探索市场化、场景化的企业数据授权使用新模式,也将积极建立完善信用数据流通共享机制,逐步打破信用“数据孤岛”。 北京信世界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常务理事兼执行主任张子方认为,贵州发展信用经济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应该开展全面探索,通过稳定币等特定的金融场景释放信用经济的产业价值。 部分与会专家表示,信用经济为贵州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建议贵州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构建“数据—信用—价值”新闭环,将人工智能作为信用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跨行业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谢谢楼主分享!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