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069|回复: 7

《涨停密码》书中经典语录(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二章
凹口淘金的奥秘:第一:凹口长阴短柱。在形成凹口的时候,它是最长的阴价柱,对应的却是不太起眼的阴量柱,其后所有的阴量柱,都矮于该柱,说明该柱的长阴短柱是洗盘。《量柱擒涨停》时说过,“凹口要突然凹陷”。

第二:凹底刹车换档。能在底部用两根“不起眼”的隐形黄金柱托起,是该股能够“凹口淘金”的关键。

第三:凹底加油飙涨。为什么会出现“隐形黄金柱”?因为主力或庄家最怕投资者看出自己的意图,所以往往将自己的动作尽量掩饰起来,尤其是在凹口淘金的战术应用中,小阴小阳就成了他们的掩护。

但是,再狡猾的主力也逃脱不了量柱温度计的测量。

凹口平衡线上往往有中到大阳。

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他们都用“隐形黄金柱”,小阴小阳“玩你不商量”;一旦时机成熟,都是“放量放胆过左峰”,大阴大阳“甩你没商量”。若将几个动作连起来看:刹车,换档,加油就飙涨。

我们首先应该“以杀跌最凶狠的大阴实底画平衡线”,就是凹口平衡线。当我们画出这条平衡线时,我们不知道该柱的右侧将如何运行,但是当B柱这个“矮将军”出现时,我们就要注意了,它的价柱和量柱同时悄悄阳胜阴,基本结束了从A柱开始的下跌(刹车)。这种情况下,一旦有“接力将军”出现,就可能开始新的拉升。

凹口淘金有三个要素:

第一:凹口要突破凹陷。突然凹陷的必须是长阴短柱基因。因为这是主力挖坑的标志,不有这个标志的凹陷,就是主力出逃的凹陷,它与我们讲的“凹口淘金”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同学选的股票的确有凹陷,但是,其凹陷是主力出逃的陷阱,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去,都是陪葬品。

第二:凹线要顺其自然。“凹线”即“凹口平衡线”的简称。最可靠的方法是“以下跌最凶狠的大阴实底平水平线”,这是“自然画法”(有时可以根据该点位左侧的价柱位置,适当调整为大阴柱的最低点画线,以形成“精准平衡线”,这是“人工画法”,不提倡使用,因为随意性太强了,就失去了准则)。这条就是伏击线或预警线,为后面的伏击做好准备。

第三:凹底要刹车换档。凹底一定要有两个将军柱。第一个将军柱是扭转跌势(刹车),第二个将军柱是转为升势(换档。)这两个将军柱之间的距离可远可近,越近越有爆发力。有些同学预报的“凹口淘金股票”中,主要是缺少这样的两个将军柱。在凹底没有出现这两个将军柱之前,或者是出现第一个将军柱的时候,我们暂时还不能把它列入“凹口淘金”的行动。当第二个将军柱出现之后,才是确认淘金的时候,这就是“涨停密码”,这也是“凹口淘金”的关键。

“凹口淘金”这个基因,是最简单直观的,笔者奉劝那些浅尝辄止、自以为是的读者,远离量学。因为量学是实打实的学问,是以形判性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不懂装懂,更来不得望梅止渴,咻你一分心,就可能走上“形而上学”的误区。

前两只股票贵在“得其道,得其神”,后面这只股票差在“得其技,忘其神”。也就是说,“有研硅股”(王子案例中的股票名称)只有“凹口淘金之形”,没有“凹口淘金之神”,所以,其后走势苍白无力。

第一个隐形将军是扭转跌势(刹车),第二个隐形将军是转为升势(换档),这两个将军完成接力(加油),才是关键的涨停密码。




发表于 2019-11-2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凹口平衡线上往往有中到大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凹口淘金有三个要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凹口平衡线上往往有中到大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13 23:08 , Processed in 0.082854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