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516|回复: 4

牛鞭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3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受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又加剧了不确定性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
牛鞭在掌鞭人的手里只是稍微一抖动,在鞭梢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牛鞭效应在社会学上的影响是,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这种现象在供应链的表现最显著,销售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它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理论上说,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规避或化解需求放大变异的影响,如订货分级管理、加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等等。
牛鞭效应是受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又加剧了不确定性的一种现象,营销中的牛鞭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上级供应商是基于下级供应商的需求预测来决定自己的订货,为了应付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供应商就需要根据最保守数字进行储备,那么这种储备在一般情况下就肯定比下游的真实需求要扩大,假如说需求的中心值是10,波动范围是上下5,那么上游供应商就要按15来备货,那么当下游的需求忽然增加的时候,比如从10变动到20,供应商按原来的波动比例就要贮备30个,变动的幅度开始加大,同理,当这种波动向更上游传递的时候,波动的幅度就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在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1985年个人电脑记忆晶片的价格低廉并且货源充足,销售却下滑18%,美国的业者遭受25%~60%的亏损。但是在1986年后期,突然发生的短缺,
却因恐慌与超量订购,从而使短缺加剧,结果同样的晶片价格上涨100%~300%。类似的需求暴起暴落发生在1973年到1975年的半导体产业。在订单大量增加,造成整个产业缺货与交货时间迟延之后,需求量却随后暴跌,你需要任何产品,马上就可以拿到。几年之内,西门子、赛格尼北方电讯、霍尼韦尔,以及史林伯格等全都经由购买走下坡路的半导体制造公司而进入这个产业。
在1989年中期的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就如同《华尔街日报》所说的“因生产的汽车远高于销售量,经销商库存不断累积。这些公司闲置工厂,并以多年来所未见的高比率解雇工人。”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常经历这种经济学者所称“存货加速器理论”(Inventory accelerator theory)的商业景气循环—需求小幅上扬,导致库存过度增加,然后引起滞销和不景气。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4-2 0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8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受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又加剧了不确定性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
牛鞭在掌鞭人的手里只是稍微一抖动,在鞭梢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牛鞭效应在社会学上的影响是,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这种现象在供应链的表现最显著,销售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它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理论上说,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规避或化解需求放大变异的影响,如订货分级管理、加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等等。
牛鞭效应是受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又加剧了不确定性的一种现象,营销中的牛鞭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上级供应商是基于下级供应商的需求预测来决定自己的订货,为了应付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供应商就需要根据最保守数字进行储备,那么这种储备在一般情况下就肯定比下游的真实需求要扩大,假如说需求的中心值是10,波动范围是上下5,那么上游供应商就要按15来备货,那么当下游的需求忽然增加的时候,比如从10变动到20,供应商按原来的波动比例就要贮备30个,变动的幅度开始加大,同理,当这种波动向更上游传递的时候,波动的幅度就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在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1985年个人电脑记忆晶片的价格低廉并且货源充足,销售却下滑18%,美国的业者遭受25%~60%的亏损。但是在1986年后期,突然发生的短缺,
却因恐慌与超量订购,从而使短缺加剧,结果同样的晶片价格上涨100%~300%。类似的需求暴起暴落发生在1973年到1975年的半导体产业。在订单大量增加,造成整个产业缺货与交货时间迟延之后,需求量却随后暴跌,你需要任何产品,马上就可以拿到。几年之内,西门子、赛格尼北方电讯、霍尼韦尔,以及史林伯格等全都经由购买走下坡路的半导体制造公司而进入这个产业。
在1989年中期的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就如同《华尔街日报》所说的“因生产的汽车远高于销售量,经销商库存不断累积。这些公司闲置工厂,并以多年来所未见的高比率解雇工人。”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常经历这种经济学者所称“存货加速器理论”(Inventory accelerator theory)的商业景气循环—需求小幅上扬,导致库存过度增加,然后引起滞销和不景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7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分享,好好学习,天天上涨!2023/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19 07:09 , Processed in 0.081101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