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重点关注哪些方向
整个10月,A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的态势。沪指在本周一度登上4000点,但近两日出现回落,市场风格出现一定的切换迹象。接下来,A股会如何演绎?
黎仕禹认为,接下来两个月,市场将进入“业绩真空期”,市场风格可能转换为“弱现实、强预期”。机器人板块作为“弱现实、强预期”的典型代表,可能率先开启题材投机炒作行情,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低位补涨机会。
青岛安值投资高级研究员程天燚告诉记者,当下行情整体处在消化三季报的阶段。后续需要观察创业板方向是否会进入调整。若创业板不能重回升势,市场整体可能进入震荡状态,建议重点关注有业绩支撑或者是三季报超预期的方向。
金信基金认为,短期来看,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可能会伴随一定的震荡,但4000点的突破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从长期视角出发,科技产业的持续突破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将成为支撑A股走出更可持续慢牛行情的关键因素。
对投资者而言,金信基金表示,不必纠结于短期点位,不妨沿着“自主可控+产业趋势”主线布局——半导体设备与材料、AI算力与应用、高端制造中的工业母机、新能源领域的储能和锂电等方向。这些领域不仅契合国家战略,还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有望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时隔十年,A股重回4000点,后市行情不会止步于此。”夏风光对后市持乐观态度,他表示,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无风险收益率处于较低位置,且未来有可能更低,股债性价比依旧很有优势。二是顶层设计和规划根本性改变了市场的生态。因此,对于行情的中期方向,投资者应有足够的信心。短期的震荡和充分的换手只是市场节奏的变化。此外,美联储如期降息以及中美关系的协调,都为国内的经济周期回暖创造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11月初,重要经济数据的披露,或给市场带来更为明确的方向和预期。
杨奕洁认为,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科技板块有望成为未来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随着经济数据的企稳以及美联储降息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得到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方向后续或将迎来更多催化,值得长期关注。在持仓布局方面,她始终坚持哑铃策略:配置上以科技(AI、半导体)作为进攻主线,以医药(创新药)、新消费作为防御,同时关注高股息资产(电力、保险等)以对冲市场波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