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587|回复: 2

CPI涨幅冲高 加息可能会不期而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17:26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H3>CPI涨幅冲高 加息可能会不期而至</H3>
<DIV class=text>2007-01-26 07:12:08 来源: <a href=\"http://www.stocknews.com.cn/\" target=\"_blank\" >上海证券报</A>(上海)  <a>网友评论 81 条</A> <a href=\"http://bbs.stock.163.com/\" target=\"_blank\" >进入论坛</A> <a href=\"http://sms.163.com/adhtml/stock24.html#1104aab01\" target=\"_blank\" >黑马推荐</A></DIV>
<DIV>
<DIV class=endSummary>
<UL>
<LI>  核心提示:去年12月的CPI数据为2.8%,这表明通货膨胀呈大幅上涨态势,<NOBR><A>加息</A></NOBR>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机构对是否会加息持有不同的观点。那会不会加息,什么时候加,加了之后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LI></UL></DIV>
<CENTER><IMG src=\"http://cimg2.163.com/stock/2007/1/26/20070126092906acc4d.jpg\" border=0><BR></CENTER>
< >在经历过去年底粮价突然上涨风波之后,市场更加深了对通胀抬头的警惕 史丽 资料图</P>
<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5%,其中12月份上涨2.8%,大大高于市场预期。一些投行人士认为,CPI增幅的加大可能促使央行加息。</P>
< >CPI低位运行是外界猜测央行不会祭起加息这一“终极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12月CPI跳高至2.8%,这一数据加重了央行选择加息的砝码。与此同时,一些专家强调,股市近期猛涨带来的资产泡沫问题,更可能成为<NOBR><A>监管</A></NOBR>层选择加息的原因。</P>
<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CPI数据显示,除去年12月涨幅从11月的1.9%一下子冲高至2.8%外,从结构分析,除了粮食和食品之外,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a href=\"http://gp.stock.163.com/special/f/00121ARU/fuwu.html\" target=\"_blank\" >服务</A>、<a href=\"http://gp.stock.163.com/special/j/00121ARU/jiaotong.html\" target=\"_blank\" >交通</A>通信、衣着价格指数稳步走高,市场预计今年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会明显提高。</P>
< >这种格局的变化表明,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力量已经不再局限于粮食、公共服务提价等外在因素,经济增长、需求增加等内在因素的作用开始增强。</P>
< >而市场在经历过去年底粮价突然上涨风波之后,更加深了对通胀抬头的警惕。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再度创出年内新高,同比增幅高达5.1%,而11月该指数同样创下新高,为4.1%。此外央行此前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有50.8%的居民预测物价上升,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48.2%,刷新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高。</P>
< >与此同时,股市近期的强劲表现,也引发市场对于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的担心。上证指数从去年12月1日的2101点到昨日的2857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上涨了35%。抑制股票等资产泡沫,成为抑制CPI上涨之外,引发外界预测加息的又一重要因素。</P>
< ><a href=\"http://gp.stock.163.com/special/z/00121A0V/zhjin.html\" target=\"_blank\" >中金公司</A>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如果目前的股价已经大大超出基本面,股价将在加息后出现明显调整,这将进一步证明加息是极为必要的。他认为,有人也许认为资产价格大幅上扬带来的财富效应有利于刺激消费,降低储蓄率,但事实上在套现之前,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虚无飘渺,而一旦人人都套现,股价则又必然下跌,“寄希望于建立在股市之上的财富效应来拉动消费,无异于饮鸩止渴。”</P>
< >那么当前加息预期的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何选择加息是必要的手段?预期的幅度和时间是怎样的?就这些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报邀请国内外几大投行的知名经济学家来进行分析解读。</P>
< ><STRONG>为何要考虑加息</STRONG></P>
<P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一方面,去年12月的CPI跳高至2.8%,使得近期加息27个基点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快速膨胀所带来的泡沫化问题,也会让监管层考虑必须采取行动。</P>
<P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考虑以上因素以及去年12月CPI大幅度上涨所带来的翘尾因素,我们调高2007年全年的CPI涨幅至2.5%。在这个通货膨胀率下,目前扣税后的存款利率明显偏低。过低的存款利率将继续导致“存款搬家”,争先恐后涌入股市,推高资产价格。</P>
<P >低利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首先低利率鼓励了投资尤其是低回报率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剧经济内部失衡,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低利率使银行承担了过高的风险,不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NOBR><A>健康</A></NOBR>发展;第三,低利率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为了保值,人们盲目追求投资渠道,蜂拥购买<a href=\"http://gp.stock.163.com/special/f/00121ARU/fang.html\" target=\"_blank\" >房地产</A>和股票,降低了资本市场筛选优劣企业的功能;最后,低利率拉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P>
<P >申银万国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我们认为目前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方面利率作为价格杠杆在控制信贷和控制<NOBR><A>投资</A></NOBR>上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办法有效控制信贷和投资的反弹问题;其次利率是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工具,过去反对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率偏低,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这一理由已经不再具有说服力。</P>
<P >实际上去年12月CPI大幅度上涨之后,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下降到只有-0.3%,负实际利率使得加息显得更为急迫。</P>
<P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梁红:我们认为即便投资和信贷增长在短期内趋弱,但中国近期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而且,近期股市火热再度折射出流动性问题,央行需要继续推出紧缩政策以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P>
<P >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加息和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但短期来看,由于担心<NOBR><A>国际</A></NOBR>投机资本冲击,央行还会采用一些非市场化的手段,这也意味着,2007年,中国依然会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P>
<P >汇丰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尽管我们预测今年整体通胀压力不大,但是最近股市的火爆让监管部门开始担心资产泡沫的问题,紧缩政策的推出恐难以避免,形式可能是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禹刚秦媛娜)</P>
<P ><STRONG>还有哪些措施备选</STRONG></P>
<P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许有人认为加息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外资流入,进而增大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我们认为,加息的目的是治理通货膨胀和抑制投资反弹,不是针对短期股价的波动,但客观上加息对于目前股价的大幅上涨有着重要的警示效应,有利于抑制热钱流入,因为近期炒股的回报远远高于套利回报。</P>
<P >加息有助于检验股市泡沫,倘若目前的股价主要受基本面的支持,那么利率水平的小幅变化将不会改变基本面,不应该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治理流动性泛滥,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应当是我国今年<a href=\"http://gp.stock.163.com/special/j/00121ARU/jinrong.html\" target=\"_blank\" >金融</A>政策的重要任务。</P>
<P >申银万国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在可能的政策措施上我们认为,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回笼流动性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准备金率仍将是央行回笼流动性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其常规性回笼工具的特征正在为市场所认可,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实质影响并不会很大,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加息。(禹刚秦媛娜)
<HR>

<p>
<P ><STRONG>何时加息 力度多大</STRONG></P>
<P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我们预测一季度加息27个基点,此外全年还会有3次、每次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P>
<P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CPI增幅突破2.5%,就可能触发一次加息。</P>
<P >申银万国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加息或将提前到来,预计一季度的货币信贷数据将出现反弹,央行今年可能考虑“打提前量”的调控方式,最快在春节前1月份的数据出来之前就推出加息措施。此外每季度都有望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年底前提高至11%。</P>
<P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梁红:今年将加息2次,每次27个基点。</P>
<P >汇丰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一季度存贷款利率上调27个基点。</P>
<P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高于市场预期的CPI增速可能促使央行在第一季度加息25个基点。</P>
<P >(禹刚秦媛娜)
<HR>

<p>
<P ><STRONG>延伸阅读:</STRONG></P>
<P ><STRONG>加息对股市的影响:</STRONG>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将直接减少股市的资金量。总体来说,利率上升,股市将下跌;利率下调,股市将上涨。同时,利率的上升还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企业需求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BR>    <a href=\"http://finance.163.com/07/0126/09/35OLHCQ800251LIE.html\" target=\"_blank\" >历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A><BR><BR> </P>
<P ><a href=\"http://finance.163.com/07/0125/12/35MBIVNP002524T4.html\" target=\"_blank\" ><STRONG>昨天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讲话全文</STRONG></A>:7大热点</P></DIV>
发表于 2010-4-18 12:25 |
反对是否适当方式打法
发表于 2010-4-18 12:31 |
发的说法第三方的说法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7 14:44 , Processed in 0.754143 second(s), Total 18, Slave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