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540|回复: 10

MACD判断股票技术强弱势要点(图解),对你可能有帮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我你不容易 于 2011-4-29 10:46 编辑

3.png MACD判断股票技术强弱势要点(图解)


在世战测试贴中,我经常使用了确认强势或弱势之类的词语,一些股友提问强势或弱势的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以MACD指标为例讲一下。
最基本的研判标准是DIFF0,股价为强势;DIFF0,股价在弱势,不过实战中,以此两点做为买卖参考的话,效果不一定好,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利润有时并不大。

1.png

        DIFFDEA的关系可以说和K线与均线的关系类似,对于蓄势的股票而言,DIFFDEA的位置关系会有特殊状态,如图,在股价整体为横盘的状态的前提下,MACD0轴之上向0轴靠近,这就是一种强势蓄势状态。

                                                                                                 2.png
还是刚才那副图,注意最后位置上的两个圆圈,一个是MACD在相对低位的金叉,这个0轴之上的金叉就是一个强势确认信号。主图对应的K线是在前期高点附近的星型K线,这也是许多以形态方式突破的个股常见的走势。

在强势确认后,股价出现一段时间的上涨,在蓝框中再次出现高位横盘,副图中,DEA指标线一直维持上行状态,只要没有出现死叉就不能确认强势结束。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强势结束不等于弱势开始,实战中,经常会碰到牛皮市,也就是股票结束了强势状态但又没有正式确认弱势状态。

4.png
在蓝框中,DIFF终究没有和DEA形成死叉,之后又上行一段时间,然后在蓝圏中出现死叉。此时股价的强势状态结束,实战操作时至少应该开始主动减仓以保住前期利润.

5.png

下面这个MACD的状态是我们要重点讲述的。MACD的一般强弱分析是通过DIFF是否在0轴之上来判断的。但实战中,等到DIFF跌破0轴时实际上已经是最后的斩仓机会了。看图,在蓝圏中出现死叉后,又出现股价维持横盘,而指标下行调整同时未破0轴的走势,但此时DEA指标线的状态和前一次大不相同,DEA指标线从高位一路下滑,没有止跌迹象,蓝框中DIFF不能向上突破下跌状态中的DEA,这个点是弱势确认,个股已经没有操作价值。

6.png
特殊情况,如图,尽管出现金叉,但DEA没有企稳,之后再次死叉,实战中,若在金叉处建仓,此处必须清仓。另外,在顶背离状态下出现此类情况更要重视。

7.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前后不会有大的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辛勤劳动成果给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前后不会有大的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辛勤劳动成果给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高手学习  向高手看齐 发帖是奉献 回帖是美德 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您,可以帮忙编一个日线的MACD指标吗?
MACD在0轴之上,今日MACD大于昨日MACD,昨日MACD小于前日MACD,今日收盘涨幅大于0,通达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6 16:00 , Processed in 0.098327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