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楼主: 北丑

倍量柱的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交易=心理控制+资金管理+分析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举出具体的案例吗?
我刚学,还没看到这样的案例,会不会有些是高量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倍量柱是大概的,不一定要那么精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我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已提请瑞安经管中心另觅一位能全身心投入中心工作之带头人。借此机会,我感谢香港科技大学校内外各界人士对本中心的厚爱与支持,也感谢我的助手姜波过去两年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中给我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改革大幕即将重启,混合所有制成为热门话题。2014年“两会”期间,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到国企改革时对混合所有制情有独钟,再次展现了“厉股份”当年风采。

    其实,股份制本身就是混合所有制的法律架构,只要“公有”与“非公”股份一视同仁,同股同权,所有制就不应是个问题。那么国企改革究竟难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难,企业经营权的归属。

    在国有垄断行业,民营资本即使被允许参股,通常也很难获得经营权。从资本的权利看,民营资本并没有“同权”,尤其在多家民营资本参股的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股权如老爷当家,民营股权如“妻妾成群”。董事会形同虚设,几乎没有关键岗位的人事任免权,更不要说遵守公司治理的基本规则。

    别说是“土鳖”民营,就算是当年参股中石油的巴菲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其也是视而不见。如众所周知,“央企”领导人是有行政级别的,他们直接受命于中共中央组织部。参股的民营资本如股票市场的小散户,人微言轻。这即国企改革第一难:是同股同权,一视同仁,还是国资至上,“妻妾成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难,企业资产的归属。

   大型国企俗称“央企”,企业领导人心中的老板是“党中央国务院”,这就隐含着一个企业资产的归属问题。国企领导人基本素质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而“事业”通常不以利润为目标,如中国股市的“亏损王”——中国远洋连年巨亏,企业领导人却理直气壮,毫无愧疚感。

   在这里我们看到,“党”和“事业”这两个关键词给国有企业定了性,有人还进一步把国企解读为执政党的经济基础。这一错误理论在“十八大”决定中有所澄清,但人们熟悉的“央企”一词依然似是而非,这是国企改革的第二难:企业究竟是“党营事业”,还是国有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难,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发现,企业利润有三大来源:1、剩余价值;2、风险溢价,主要来自于企业家驱动的创新活动;3、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于企业组织节省的市场交易费用。

   然而国企利润中有一大块是来自于市场垄断和政策保护,政府“有形之手”可以让国有企业独享垄断利润。国企改革目的之一是让国企脱离政府保护伞,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创新!这就提出了国企改革的第三难:是垄断利润,还是创新利润?

混合所有制,四两拨千斤

   混合所有制并不能克服国企改革的“三难”,却能为克服“三难”创造条件,这是大家钟情于它的主要原因。首先要对症下药,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实现同股同权,资本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驱动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其次要避免国有资产沦为“党产”(或党内个别人及其家族的资产),国企董事会应规定非党员席位所占比例,严格执行公司法规定的议事规则,从党管干部的行政体制升级为现代公司治理;第三要内外兼修,在企业内部引入创新机制,在企业外部引入股权交易,让企业的国有股权比例逐渐下降,从而使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在市场化的改革中逐渐趋同,即在发展中扬弃国企。

   国企改革成功标志是在资本市场中的融合,即国企的资本化。国有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垄断市场将通过资本市场与全社会分享,而混合所有制就是资本市场创造的资源分享机制。长期以来,基于对资本市场的错误认识,人们总想利用资本市场扶危救困,而资本市场的本性却是创新成长,奖优罚劣,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

国民经济的城市化在发展中必然走向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本化,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的发展将出现两大趋势:其一是优质国有企业的资本化,其二是成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由此推论,未来中国两大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与融合,将作为经济繁荣的制度保障,共同成为民族复兴的经济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可不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股市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有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不可能有科学。王子把量柱说成科学有点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21 04:41 , Processed in 0.081656 second(s), Total 9,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