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3501|回复: 113

如何做到多赚少赔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古谚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买卖股票时,利用图表作参考,有助于我们感性地了解过往走势的“来龙”,从而理性地预测后市走势的“去脉”。
  趋势线是被投资者广泛使用的一种图表分析工具。虽然简单,但有其实用价值。趋势线的概
  念是:在一个上升走势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升浪的“底”连成一线,加以延长,这就是上升趋势线;在一个下降走势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跌浪的“顶”连成一线,加以延长,这就是下降趋势线。
  趋势线的理论是:若股票走势轨迹仍在上升趋势线之上运行,股票仍然可以持有;若跌破上升趋势线,就视为转势,要卖出股票。反过来,若大势轨迹仍在下跌趋势线之下离,就应该继续持币;若上升突破下降趋势线,即是买入信号,要改为做股票多头。
  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由买卖双方力量较量所决定。图表,其实是一份“战况”记录。买家力量占上风,图表就是一浪高过一浪;卖家占了压倒优势,图表就一浪低于一浪。上升趋势线以上的“走廊”,恰恰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惯性运动方向;下降趋势线以下的“通道”,正好是“一浪低于一浪”的惯性运动路径。假若走势跌破了上升趋势线,说明买气已由盛转衰,“一浪高过一浪”的惯性已遭扭转,所以成为出货信号;相反,如果走势冲破了下降趋势线,证明卖出已由弱变强,“一浪低于一浪”的轨迹发生逆转,因此成为入货信号。
  但是,依据趋势线的信号买或卖实在太简单,因为把二三个浪的"底"或"顶"拉出一条上升趋势线或下降趋势线,是很浅显、很容易的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太容易的东西不会有太高的回报率。
  而且参考趋势线买卖的多数是初入行者,故此,市场大户最喜欢把趋势线的迷信者当猎物,有意破一破线,设个图表陷阱,所以,就算图表冲破了下降趋势线或跌破了上升趋势线,你也要综合当时的供求、经济、治等因素,看看基本面分析是否真的利多或利空,这样,才不容易被“假动作”骗倒。
  如果基本面因素和其他技术指标(例如强弱指数、量价分析、波段理论等)都和趋势线吻合,就不妨“强棒出击”。这时可不要自己吓自己,因为前面不是“陷阱”,而是“油田”。
发表于 2010-3-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可好如何做到多赚少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有否实战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有否实战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下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水灵


    开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    赚     少      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做到多赚少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45566666666666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期待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15 15:37 , Processed in 0.092949 second(s), Total 9,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