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7603|回复: 107

我的投资总结:入市一年,收益1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的投资总结:入市一年,收益100%
      我的投资总结:入市一年,收益100%
      07年牛市就开户了,一直没时间玩。离开忙碌的华为后开始对股市有系统的思考,13年底才正式有一定资金投资。
      中国人的长假在春节,春节后更有时间分割感,气候也更有冬去春来之感,所以我这里的总结就计算到15年1月底,算是马年总结吧。
       第一:投资历程,通过反复试错终于找到了大风
      去年初卫生间的吸顶灯坏了,去家具城买灯,发现很多都是LED灯了。
      因为之前看过林奇的一些书,说要从身边观察,发现投资机会。于是就觉得LED可能处于爆发的前夜,然后就买入了两个LED股,阳光照明和三安光电。按这个思路还买了些烟台冰轮和大冷股份,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
       就这么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在当时大盘大跌过程中,我选择的几个板块一直很强势,到2月初我就盈利了35%。当时我还给自己定了目标,那就是每月盈利5%,年度盈利60%。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困难,尤其是初入股市的新手。
后来大盘一直跌跌不休,虽然我没有遇到大的亏损,但我的这些盈利就在反复震荡中损失殆尽。
       七八月份大盘又开始有了起色,当时觉得电动车是个热点,于是买入部分仓位电动车股票,在万向钱潮上赚了将近一倍利润。我帮一朋友打理的一个六位数的小账户,资金在一个月内涨幅150%是,十分喜人。
       电动车后,我总结了五大主题板块:土地流转,电商,传媒,在线旅游,智能医疗。这几个板块虽然有些涨幅,但也是保持微利状态。
       这个过程之前,我一直秉持的是主题和成长性投资,对大盘股嗤之以鼻,我在这之前也写过一些文章,分析认为因为市场资金有限,蓝筹并无投资价值。
       在8月份左右券商有过几天行情,当时我认为可能角色要转换。我曾试图转换一半资金进入券商,但一两个月的调整又否定了我这种转换,券商的投资也是微亏状态,不得不继续回来玩热点的投机。
        真正获得比较大的收益是11月开始的金融蓝筹投资,当时不断放大的成交量也让我意识到海量资金的进入。资金好比是鱼,股票好比是池塘,以前小鱼玩小池塘,现在大鱼自然需要更大的池塘。
       尤其是11月21号降息后,我分析认为券商保险等有很大机会,继续尝试买入券商和保险,于是加仓了兴业证券和新华保险,迅速涨幅30%。然后就在券商保险银行间不断切换,券商的80%波段我是吃到了,14年利润一大半以上来自券商。
       小结:一开始借鉴林奇投资思路,找身边成长股有所斩获;后来大盘下行,上半年在震荡市中只获得10%左右收益;下半年逐步走向主题投资,通过反复试错和投资蓝筹,最后碰到或逮住了金融这阵暴风,最后实现了翻倍收益。
        第二:我对中国股市的认识,投机市下股票无价
        我以前一直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家里一面墙都是书,所以对股市的分析积累很多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很多人问我,炒股看什么书,我还真回答不上来,我觉得炒股更需要的是股市之外的阅读。
        13年系统接触股市后,也读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包括巴菲特、林奇、聂夫、索罗斯,国内的李驰,但斌,花荣,还有很多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加起来估计有一两百本。
后面读的这些书虽然很多并不会提供具体的实战指导,但对我系统认识中外股市,系统认识投资是怎么一回事,有着巨大的帮助。
        好比是逛街买衣服,虽然不会每家店都买点,但从头到尾至少看一遍,至少也知道了这条街道是什么档次什么性质的了。同时通过阅读可以尽快增加你的经验值,短期内就获得别人很长时间的积累。
        这些书中我刻意读了些投资小说和中国股市历史的书,包括327国债,810游行,杨百万起家,朱镕基创办股市,历任证监会来历特点等等。
        因为我们不是投资行业出生,要想了解这个行业,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他们的历史和小说。通过对投资历史和小说的阅读,熟悉这个生态。这个非常重要,否则你很难了解股市,很难了解这个行业,不知道你的对手是怎么玩的。
        同时通过阅读股市历史的书籍,可以发现股市的历史定位,以及执政者最担心股市什么问题,最希望股市发挥什么作用,对中国股市系统性认识帮助巨大,也为后续思路提供重要参考。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更有坐井观天之感。
       小结:目前牛市是政策导向下的资金牛市,是国家意志;中国股市的本质是投机市,股票本身无价,就是什么价格都可以,千万不要抱着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玩A股。影响投机价格的是资金量和筹码分布,资金量大就做蓝盘,资金量小就做小盘,和价值无关。
        第三:我的选股系统“大成量主”
        关于选股,经过长期摸索,初步定义了四字规则:大成量主。
        大就是一定要看大势,大势不好什么都完蛋,择时比择股更重要。对大势的选择就是对风的选择。具体起来13年的大势就是做成长股,14年下半年的大势就是玩大象。
        A股和美股不一样,彼得林奇他们不太看重大势,觉得选好股,安心持股即可。这也是中国巴菲特迷的口头禅。中国股市如果不看大势,再好的股票也泥沙俱下,更何况A股就没有好股。
        对大势的判断是我的相对强项,可能和以前大量阅读历史和政治有关系,对史和毛泽东的研究也比较深刻。
        成就是成长性,彼得林奇曾经提出PEG的概念,就是PE除以增速的百分比,小于一就值得投资。一个行业或板块快速增长会带来盈利和估值的双重爆发。
        比如某个行业或公司原先PE是10,盈利一个亿。爆发期来了后,盈利为3个亿,这是因为增长快速,估值也会增长为30,轻松就成了十倍股,这个在股市中十分常见。
       上文提到A股是投机市,A股的换手率也是全球罕见的高。但即使是投机市,成长性也是投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大势确定后,找到了成长性好的股票,更是锦上添花。
       我曾经在13年犯过个错误,就是光找成长,忽略了大势,当时觉得联通成长性很好,PE也很低,持有很久就是不涨,后来才发现,风没选对,当时大风在吹创业板,你一个蓝筹股,成长性再好意义也不大。
        量就是量价K线资金等,大势体现的大的资金面,这里的量体现的就是筹码和微观情况,通过观察筹码的典型特征来分析判断股票趋势,比如筹码聚集情况,成交量变化,成交连和股价的比值关系等。
       关于成交量和股价比值,我这里发明了个概念,叫涨量比,比如上涨3个点,动用五个单位的量,如果这是在高位,可能是风险,如果在低位则是机会。
       上涨过程中并不是量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但如果上涨点数除以单位量,则越大越好。这个量是个模糊估计,无法准确量化,因为和日线波动有关。
       比如上涨3个点,只动用一个单位的量,清晰地表明这是惜筹,上面抛压很小,稍微买点,股价就蹭蹭地涨。
       这说明一个问题,散户被洗的差不多了。国泰君安把这叫轻盘行情,陈浩把这叫筹码穿越非密集区,或者叫博弈K线长阳低成交量。
       特别提醒下,大盘的缩量上涨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好事就是上面提到的轻盘行情,大家都惜筹。坏事就是可能主力只拉几个权重股,或高杠杆权重股,比如中石油,这时指数虽涨,但个股并无改善。
        主就是主题投资,很多人说A股是最傻瓜的投资理念,美国的特斯拉涨就炒电动车,苹果涨就炒智能电子,跟着美股炒作就可以。
        长期观察发现,A股主题炒作非常严重,政策和消息是导火索,都幻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后就开始爆炒,跟风,最后主力撤退,一地鸡毛,原先的小甜甜也变成了牛夫人。
        由于有涨跌停的存在,这种炒作更是变态也很精彩,很多股票就是利用涨停拉上去,然后再落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主力获利。
        上面提到了影响中国股市的长线因素是政策面,基本面和宏观资金面,但影响中短期股价则是微观资金和筹码。所以这里又构筑了影响股价的三层要素方法论。
       第一层是筹码和资金,影响股价最直接最快速因素,通过这个就可以分析出短期股价大概率涨跌,具体包括筹码形态,量价比例,大小单情况,资金进出,博弈线等。比如119大跌之后,蓝筹乌云压顶,动力不足,就能分析出行情出问题。我21号就看空蓝筹,最后蓝筹一直持续下跌。
       基于该系列演化出一批略带迷信色彩的纯技术流,比如缺口,波浪理论,K线理论,趋势理论等,据说发明波浪理论的江恩炒股从没赚过钱,主要靠卖书。
       我不是很懂技术,但我觉得有些技术指标应该是筹码量化的另一种组织形态,短线上仍有重要意义。只不过有些过于抽象,就显得有些迷信了。
       第二层为基本面理论,这是影响股价的中期要素,包括PBPE成长性等,甚至包括短期的资金面,政策利好利空等。这些要素除非特别强大,一般不改变股价走势。比如1月份有人说银行伞形信托去杠杆不是利空或是利好,这些因素并不足以改变股价,当时蓝筹大跌,主要还是由于乌云压顶和资金动力不足带来的。
       119之后我提出蓝筹要调整,很多人就提出不是要降准么,蓝筹还会冲。这就是一层二层冲突典型案例,如果一层结论是跌,短期内基本就是跌,二层的一般利好改变不了趋势,所以降准也没用,或者说盘面已经告诉你不会降准。这也是很多人提出技术为先的机理,因为大部分利好和预期都已经通过盘面体现出来了。
       价值投资有效的市场,可能基本面有些价值,投机为主的A股,基本面优先权并不高。银行低估值高增长很多年了,股价还是很低,价值投资者最后不得不编出坏账率自圆其说。
        第三层就是宏观面理论,包括国家意志,房地产下行,出口萎靡之类的视角,这个影响虽大,但更遥远,我12年底就提出国家意志了,但股市照样萎靡两年。
        所以前几天有人评论说明天蓝筹不会跌,国家意志如何,我就想笑。所以我们在分析股价或看别人分析时,要能看懂他站在哪个层面,站在二三层说明天不会跌就不太靠谱了。
        三层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行情,有可以解释我们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果筹码和资金变化不大,股价趋势不会大变,急跌一般就会有反弹,这就是急跌可抄底的理论基础。就是说急跌筹码分布变化不大,资金大多还会拉回,这时抄底还会有获利。同理,真正出货都是阴跌,筹码缓慢改变,甚至拉高拉低一起来,如果能看懂行情这也给散户提供了充分的出货时间。
        小结:选股系统是投资的重中之重,选股不是每次都是正确的,选股知识一种概率性选择。只有能保证大概率胜算,其他的操作才有意义。
        我的选股系统是基于对中国股市本质认识的一些方法,因为中国股市无价值,所以找风比找猪更重要,当然,找到风后,猪的一些特征也需要格外关注,比如成长性,资金和筹码分布。
        关于选股理论,又衍生出三层要素分析法,决定股价短期走势的是筹码和资金状态,基本面和宏观面优先等级低于筹码和资金面,更多地体现一种中长期走势。所以短期基本面剧烈变化,往往带来一些快速反弹机会。
        第四:我的风控系统“选分止空”
        上面我给中国股市的定义是投机市,股票无价,涨幅决定于资金和筹码分布。这就暗含了一个和价值投资不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任何一只股票都会有风险,世上本无护城河。股价并不是越低就越安全。
         这就衍生出了我关于风险控制的四字法则:选分止空。
        选就是选股,这是所有投资最重要的要素,选不好股,或者说选不到大概率能获利的股票,其他都是扯淡,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获利。
        这里的选股就是上面说四字原则,也是风险控制的龙头,没有龙头,后面控制再好也没有用。
        分就是分仓,一般单个股票不超过总仓位的25%。因为我认为任何股票都无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股票的风险不可测。
        不所以坚决不能过度重仓,尤其不能像价值投资者一样,重仓某一两个股票或板块。要通过分仓获得大概率的获胜,通过概率来获取盈利,同时规避大涨大跌的风险。
        我认识一些朋友,11月份券商牛市,财富迅速增加,整天喜气洋洋,然后1月份股市震荡,财富迅速缩水,前面的获利损失殆尽。过度重仓带来回撤过大,避免不了空间轴上的不确定性,这个后面还有介绍。
         止就是止损,一般的规则是三三制,就是每跌3%,则减仓1/3,全部跌完后一般也就损失六七个点。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但必须有止损。
         股票跌幅超出我的预期,说明我的逻辑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非但不能加仓抄底,反而要断尾求生。
         止损除了断尾求生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本金的安全,避免一次重大失误导致元气大伤。
         止损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选择,很多人把买股票当成买菜,觉得一块钱的白菜跌到了五毛,这个时候不买,反而去卖十分不理解,所以即使大跌了,也舍不得跑,宁愿放在那里等解套。
         这是十分危险的投资行为,上文已经提到,中国股市的股票是投机标的,是赌具,本身是没太大价值的,就算有点价值,也被资金炒作的名不副实。白菜很难持续大跌,但股价可以,要想在股市长期生存,千万不要把股票当白菜炒。
         同时不断补仓,看起来亏损的比例也在下降,理论上,如果资金无穷大,补仓无穷多,看起来就是不亏损的了,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和赌场每次都压上次输掉额度一样,理论上会翻身,但实际上没那么多钱。
         这一点是很多女性炒股者致命的弱点,可能因为长期菜市场买菜,老是喜欢抄底,越便宜越卖,跌了舍不得割肉,宁愿套着。套着就不卖就感觉还没亏。很多人就跟我说,盈利没卖,就是没赚。这纯粹是自我麻醉,一种心理安慰方式。
        空就是要注意把握节奏,行情不好时要注意空仓,只有懂得空仓的人,才可能真正地成为伟大的投资者或者叫投机者。
        长期观察发现,我有个很突出性格弱点,容易着急和急于求成,不能很好的空仓和等待机会,所以需要刻意记录下来,以待改进。
        如果一个人不能发现和改进自己的观点,这个人是很难进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点,自己是很难发现自己性格缺点的。我遇到一些牛人,往往在某些方面非常出色,但在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盲区,经常犯非常低级的错误,这种道理牛人自己也懂,但实践中却不会发现。
        举个自己的例子,以前经常听说骗子很多,我当时就想,这种骗术则么简单,我是不会被人骗钱的。
        但09年底我在杭州出差三个月,当时网上遇到个姑娘,照片楚楚可人,当时就财迷心窍地给他汇款1000元,别人听说我的故事后都哈哈大笑,觉得不可思议。
        后面想想疑点太多了,一是照片美到离我很远;二是电话声音沙哑一点美感都没有。但因为我对女性的认识不够,对自己过意自信,就产生了这个能力盲区,这个能力盲区就是我的致命弱点,但自己却很难发现。
        关于空仓和分仓,也是时间轴和空间轴上一种避免不确定性的方法。
        任何股票都是一个概率性判断,独仓重仓无法控制小概率事件。分仓大幅降低收益,但也大幅降低了风险,避免了空间轴上的不确定性。分仓避免空间上的不确定性风险。
        仓位控制类似,因为即使行情再好,时间轴上同样有不确定性,时间轴上同样有黑天鹅。
        如果一直满仓,行情来了黑天鹅,可能就被动挨打,就会失去个别大概率盈利机会。如果还有补充的仓位,就可以获得超跌或极好机会的补仓。
       不满仓不是一直不满仓,而是部分兵力作为机动兵力,在大跌反弹或极好趋势下对大概率得把握,比如119后的两天,满仓就只能等待,如果不满仓就可以捕捉120后几天大概率机会,空仓部分属于突击队。
        有人说股市好比是草原,是群狼围猎群羊的过程,机构和主力是狼,散户是羊,我们要想获利,就要学会当秃鹰。长时间的空仓,盘旋在高空,看到狼捕到羊后,就去吃几口,这样秃鹰才可能稳定盈利,长期生存下去。
       还有一种生存模式,我这里叫鳄鱼模式,就是找到风口和个股,长时间地潜伏,找到机会就大吃一顿。
秃鹰模式关键词是戒,吃一口就跑,不要想着后面是不是还有涨停。鳄鱼模式的关键词是准,要能大概率等到机会,否则就会饿死。股市上很多长期生存下来的普通股民都是这两种模式。
        小结:投资系统选股占六成,风控占四成,一般散户可能主要都是在选股,满仓进出,对于风控考虑过少,容易来得快去的也快。同时选股相对客观,是和别人做斗争,风控更多的是和自己做斗争,是和人性做斗争,执行起来更困难。大部分散户不是亏在选股,而是亏在风控。
        第五:值得吸取的经验
         1)刚入市遇到震荡市,锤炼风控体系
         对于散户来说,一开始就遇到牛市其实是件很悲惨的事情。如果开始遇到的是熊市,可能开始的几万块亏掉一半也就心灰意冷撤退了,总的来说并不会亏掉多少钱。
         但如果遇到牛市,肯定感觉挣钱很容易,轻松就挣了半年薪水,这么下去还得了。
         刚开始几万块钱肯定满足不了持续盈利的胃口,必然会继续增资,往往刚开始钱少的时候确实挣了些钱,但等到投资大幅度增加的时候,往往会被套的惨不忍睹。
         07年牛市过来的人很多都如此,当时可能还有不少翻倍的,最后都是亏本被套的,只有极少数能存活下来。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牛市中挣钱太容易,什么风险控制,仓位管理,选股逻辑等统统不重要,买了放那等涨即可。牛市过后真正的熊市或震荡市来了,散户根本无从判断,欲望和恐惧的驱使,让你根本无法脱身。这就好比是主力在养猪,一开始放点饲料,等真正养肥了,杀起来才过瘾。
        不要以为熊市来了撤退即可,如果熊市这么简单就看出来了,就不是股市了。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判断什么是熊市,也无法有效撤出资金控制风险,最后被套住是绝大多数散户的必然结局。  

发表于 2015-2-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看是如何操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看看你用的什么方法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看是如何操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市一年,收益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