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2261|回复: 20

常见个股洗盘时的K线图有什么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常见个股洗盘时的K线图有什么特征?炒股的人个个股价上涨,但不幸的是股价上涨了却坐不稳。持有一只本来可以赚大钱的股票,却因走势太可怕而斩仓离场,然而刚刚斩仓,股价却飞一样涨起来,似乎就差我们手中这一股,你不抛他就不涨。这种痛苦的过程相信人人都经历过,而且大都不只一次。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就算庄家吸饱了筹码也不可能一味地盲目拉高股价,股价无回档地大幅上升会使得短线客无惊无险得大赚庄家的钱,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成立的,也是投下了巨资的庄家无法容忍的,于是股市中就有了洗盘的产生。

  洗盘的目的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洗盘的主要目的在于垫高其他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成本,把跟风客赶下马去,以减少进一步拉升股价的压力。同时,在实际的高抛低吸中,庄家也可兼收一段差价,以弥补其在拉升阶段将付出的较高成本庄家洗盘常用手法及盘口特征

  既然洗盘是为了吓出信心不足的散户筹码,庄家必然会制造出疲弱的盘面假象,甚至凶狠的跳水式打压,让人产生一切都完了的错觉,才会在惊恐中抛出手中持股。有意思的是在关键的技术位,庄家往往会护盘,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庄家要让另一批看好后市的人持股,以达到垫高平均持股成本的目的。

  操盘手较常采用的洗盘手法有五种:

  ①打压洗盘。先行拉高之后实施反手打压,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时间(或天数)不会太长。

  ②边拉边洗。在拉高过程中伴随着回档,将不坚定者震出。

  ③大幅回落。一般发生在大势调整时,机构会顺势而为,借机低吸廉价筹码。投机股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或盘中机构已获利颇丰。

  ④横盘筑平台。在拉升过程中突然停止做多,使缺乏耐心者出局,一般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⑤上下震荡。此手法较为常见,即维系一个波动区间,并让投资者摸不清庄家的炒作节奏。

  洗盘阶段K线图所显示的几点特征:

  1、大幅震荡,阴线阳线夹杂排列,市势不定;

  2、成交量较无规则,但有递减趋势;

  3、常常出现带上下影线的十字星;

  4、股价一般维持在庄家持股成本的区域之上。若投资者无法判断,可关注10日均线,非短线客则可关注30日均线;

  5、按K线组合的理论分析,洗盘过程即整理过程,所以图形上也都大体显示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态.

  目前,你是不是也觉得股市行情难以把握?如果你没有时间天天盯着盘面,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手中股票风险!再深一步说,如果你是亏损者,想解套;盈利者,想在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5-8-2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剑霸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690728690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23 18:57 , Processed in 0.089133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