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偶然,读到一篇“不烟,不酒, 不嫖,不赌的四好男人怎么混成这样?” 文章说,一个年轻的富二代开着车在十字路口停下车等红绿灯。 这时一个乞丐走过来敲了敲车窗玻璃说:老板给我点钱吧! 老板说:我给你一支烟吧,,我车上有中华烟! 乞丐说:我不抽烟,给我点钱吧! 老板说:那我车上有最好的啤酒,给你来一罐啤酒吧! 乞丐说:我不喝酒,请给我点钱吧! 老板又说:那这样吧!我带你去麻将馆你替我打牌。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 乞丐说:我不会赌钱,给我点钱吧! 老板说:那这样吧!我带你去桑拿房享受按摩服务,享受一条龙服务,费用我全部包了! 乞丐说:我不嫖妓,给我点钱吧! 老板无奈的看着他说:那你上车吧,我带你回去,让我老婆看看: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嫖妓的四好男人怎么混成这熊样了。 这时乞丐灰溜溜的走开了。 文章还点评道,这些话句句入骨! 1、不努力的人只有两种结果,抽不完的低档烟和干不完的体力活;不努力的女人只有两种结果,穿不完的地摊货和逛不完的菜市场!(学会奋斗) 2、不要奢望别人给你经济上的任何帮助,钱对任何人都是不够用的,有一万元的人想干两万元的事,有10万元的人想干20万元的事!(学会自强) 3、朋友帮你是善事,是道义;朋友不帮你也无可厚非,不该心怀怨尤!(学会理解) 4、要知道没有人必须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只有你自己,所以让自己独立、坚强、快乐、幸福,才是你需要做的,毕竟只有自己必须和你生死与共,息息相关!(学会坚强) 5、不要看贫富交朋友,他有亿万家财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他也许一无所有却可以把唯一的馒头分给你!(学会分辨) 6、不要为了经济富有的朋友疏远了精神富有的朋友,慢慢你会明白,经济上富裕的朋友可以带你吃喝玩乐,也可以带给你复杂纷乱的世俗烦恼,精神富有的朋友也许只能带你去田野里,去溪流畔,没有美酒佳肴,没有香槟、咖啡、没有舞池,可是她能陪你一起奔跑、一起笑的像傻子!(学会自重) 7、可以相信世上真的有美好坚贞的爱情,不要憧憬那么浪漫的事会发生在你身上,它只属于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还有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因为他们都没有活很久。而我们是要活很久的!(学会珍惜 ) 8、不管你因为什么结婚,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要爱这个家,不管它多么简陋多么寒冷,你都有义务让它温馨起来,因为你是父母!(学会承担) 9、我们的青春眨眼间就没有了,皱纹一条一条的爬到眼角,我们阻止不了岁月破坏我们的容颜,可是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如蚌中的沙,慢慢的光润起来,等到我们发苍齿摇、步履蹒跚的时候,还可以让珍珠的光泽晕红最后的行程! 由此,以上故事和点评,我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不对?但总觉着怪怪的,或许在中国,除了应重新定义“什么是富人和乞丐”,还涉及到中国人“怎么当富人和乞丐”? 而这,日籍华人学者张石“为什么日本几乎没有乞丐?”能让我们有所启示。如下: 记得在中国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对新婚夫妇办婚礼,很多人来祝贺并随礼,婚礼完毕以后,新婚夫妇高高兴兴地一起数随礼钱,核算一下,刨除他们办婚礼的费用,还剩下好多钱,他们高兴地说:咱们就天天办婚礼吧,不用上班了。 这虽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笑话,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文化心理上的不同点,那就是,中国人不太在意接受他人过多的恩惠,而日本人却不是这样的。每次笔者参加日本人的婚礼或葬礼时,对于关系比较近的人,总是觉得应该比别人拿去更多的随礼钱,但是身边的日本朋友告诫我:你应该拿去和别人一样的,或差不多的数目,不然的话对方会有压力。
在日本住得时间长了,渐渐得觉得这个朋友说得很对。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给了日本人一点恩惠,日本人总是会还回来大致相同的报答,一般的日本人会认为:欠别人的情,是一种未来的压力。 日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民间故事叫《白鹤报恩》,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某处住着一对老夫妇。在一个大雪飘飘的冬日,老爷爷在路上发现一只中了陷阱的白鹤,觉得好可怜,就把它救出陷阱,放它飞走了。在不久后的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一名美若天仙的女孩来到了老夫妇的家,说因为下雪迷了路,希望能让她借宿一宿,夫妇俩很高兴地接纳了她。结果雪一直下个不停,女孩就在老夫妇的家里住了下来了。有一天女孩说,“让我来当你们的女儿吧!”老夫妇很高兴地答应了。 有一天女孩说:“想要买线来织布”,拜托老爷爷买线来,这以后女孩就开始织布,她还告诫老夫妇:“在我织布的时候请不要偷看”,老夫妇答应了。女孩花了三天三夜终于织完第一匹布,她对老夫妇说:“把这个卖了,请再买一些线来”。由于这匹布很美丽,在镇上卖了很高的价钱。老爷爷再买新的线来,女孩就再织出第二匹布。那布越织越漂亮,卖得价钱也越来越高。
后来老夫妇由于很好奇,终于守不住与女孩的誓约,偷看了女孩织布。而他们看到的居然是一只非常憔悴的白鹤,正拔着自己身上的羽毛和线一起来织布,大部分的羽毛都被它拔了出来,都要把自己的羽毛拔光了。随后白鹤变回女孩,她向老爷爷坦白说,她就是被救出陷阱的白鹤,为了报恩为老夫妇织布。不过她还说:老夫妇守不住誓约,看到她的真面目,她只好离开了。之后她就变回了白鹤,飞往天空。
这个故事在日本非常有名,首先以日本的东北地区为中心流传,在全国各地也还有一些略微不同的版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将这个故事编入《全国昔话记録》;作家木下顺二把这个故事写成剧本《夕鹤》,戏剧家团伊玖磨则把《夕鹤》改编为歌剧上演。
在谈到这个故事的寓意时,一般日本人的解释是:“好人好报”,“不守誓约是不行的”等等,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不能接受别人太多的恩惠,不然的话报答起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有‘拔光羽毛’的危险。”这个故事以老夫妇的“不守誓约”为理由结束了白鹤不断拔羽毛的悲惨境地,如果持续下去,这只白鹤肯定会“拔光羽毛”的,因此不管老夫妇守不守誓约,只要白鹤不想死掉,就迟早会飞的。
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深层的社会心理,一般的日本人是拒绝过多地接受他人恩惠的。比如说,在中国乞丐很多,还有的人把做乞丐当成一种职业,想尽办法获得别人的同情,以获得别人更大的恩惠,但是在日本有许多露宿街头人,却基本上看不到乞丐,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现象。这当然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多重的社会心理都有关联,但是也一定与上述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关。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人要自立、自足的社会,拒绝接受他人过多的恩惠,也是一种人格自立和自尊自爱的表现。人在行有余力的时候是应该热情帮助他人的,但是等待他人帮助并且毫无自尊地接受,则会塑造出一种难以自立的依赖性人格。 ——及彼,推而广之,我觉着,在中国,除了“富人应像富人,乞丐应像乞丐”,“官也要像官,民也要像民”,尤其涉及“不守誓约是不行的”等事宜。否则,双方都有被“拔光羽毛”的危险,或肯定,迟早有那么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