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3217|回复: 27

新版量柱第8、9讲知识点(低量柱、平量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金玉满堂at 于 2016-4-3 09:40 编辑

第8讲        低量柱:底线与底气的温度计

1、“低量柱”的特殊功能
我们打开任何一只股票的走势图看看,你就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在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形成了低量柱,其后面的走势一定是上升的。甚至你可以不看价柱图,只看低量柱就能发现“起死回生的转折点”。

“低量柱”的特殊功能有三点:
第一,        测试阶段性的底部。停战柱
第二,        测试攻防线的撑力。支撑柱
第三,        测试临界点的时空。反攻柱

  低量柱具有,“停战柱”、“支撑柱”、“反攻柱”的市场意义。  低量柱测试底部比传统指标要快,要提前。

2、“低量柱”的市场机制
纵观该股的走势可以发现,低量柱有如下几点重要机制:
第一是“休克机制”
第二是 “收集机制”
第三是 “测幅机制”
一定要注意:“低量柱支撑的接力王牌柱”才能使用“双级测幅”。

3、 “低量柱”的涨停预测
归纳一下,用“低量柱”来擒拿涨停,有如下诀窍:
第一,        注意“低最柱+确认柱”,这是“探底”与’‘回升”相佐证的标志。
第二,      注意“低量柱+倍最柱”,这是“底部”与“底气”相结合的标志。
第二,        注意“缩倍的低量柱”,这是“夯底”与“拉升”相呼应的标志。



第9讲、        平量柱:蓄势与爆发的温度计

1、“平量柱”的金贵身份
  并肩平量柱 温和上升
  凹口平量柱  猛烈飙升

2、“平量柱”的市场机理
第一层含义:根据“价在量先的规律”,平量相当于缩量,这是当前价位得不到卖方支持的体现,其未来价位有适当调高的可能,这就是图中A、B、C、D、E五个位置的平量柱后“温和上升”的原因。
第二层含义:根据“卖在买先的规律”,平量相当于惜筹,是卖方力量在明显减弱而买方力量在暗中蓄势的体现,其未来价位和量能将会逐步提高以适应市场的期待,这就是图中ABCDE五个平量柱后价升量增的原因:
第三层含义:根据“庄在散先的规律”,这是主力操盘计划的某种体现。众所周知,主力的进货、出货、拉升、打压等等行为,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般会规定其操盘手在某某价位区间进出多少股票、动用多少资金。当操盘手按既定方案实施后出现了“平量”,就能清楚地知道“平量柱”所在位置双方力道的平衡点,平衡永远是暂时的,突破就在眼前。


  总结:
底部两个平量柱后,10%的涨幅,三个平量柱后,20%的涨幅,四个平量柱后,30%的涨幅。这些涨幅的预测仅仅是一个参考值。
价升量平,爆发惊人,位置不同,方向不同,尽量选择位置低的。凹口平量柱,选择“价涨量跌”的上凸下凹形态去关注。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6-4-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析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天天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快速回复#谢谢学长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15 07:53 , Processed in 0.725125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