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338|回复: 9

52周创新高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众鸟欢歌时,我们很难再听见夜莺婉转的低唱。

市场开始热闹时,价值投资也就渐渐被人遗忘,这也正是市场的魅力所在,各种风格的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笑傲江湖。


有博友“农民”与我探讨52周创新高法,摘录如下:

“辛巴兄,从昨晚到今早一直在想着‘52周创新高法’的可行性,前些日在管我财的博客里看到有人用此法战绩颇丰,昨晚在语风林博客里看到语风林也一直在用此法,想起辛巴兄和同福先生都曾是欧奈尔的铁粉,不知兄对此种方法是否了解?此方法如有效为何从未听同福先生和兄提起过?如无效为何细琢此法确有其合理之处?

望兄赐教、解惑、答疑!

赚快钱、省事钱的诱惑就如同美女啊。”


看了这个评论后,我不禁一笑,本不想去评价他人方法的优缺点,但既然这个神奇方法让博友“农民”如此纠结,作为遍览各种技法的江湖人士,不说几句确实对不起朋友,所以我也就到“管我财”的新浪博客中找到了这个“52周创新高法”,并摘录如下:


“前两天回香港见了一位朋友,一位非常鄙视价值投资,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事倍而功半的投资方式的朋友。

他说过最难顶的一句话是‘如果世界上有人可以用简单而分散的投资方法超越他过去十年的复合回报率,他愿意长跪一年拜他为师,可惜呀,天下无一人!’

朋友的投资方法非常简单,简单得令人不敢相信(后面补充),也难怪他会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事倍而功半的投资方式了。朋友采用的据称是他所自创的‘52周新高投资法’,他不太愿意透露详细的操作方法,表示如果公开了就会不灵了。但朋友喜欢显威,多年见面我也大致摸清他的操作模式。希望朋友不会发现这篇文章,否则真的朋友也做不成了。我所理解朋友的投资模式大致如下:

1,他建立了一个五百多只股票组成的股票池;

2,股票池里面都是上市满三年以上的旧股;(注:看来朋友也很小心)

3,把资金分成四十份;

4,每个周末买一份报纸看财产版,如果发现股票池中有创52周新高的股票,下周一的时候买入一份;

5,累积满四十只股票后,如果出现股票池中还出现新的52周新高股票,把四十只股票中,过去半年回报率最差的股票剔除,然后把注码平均买入新的52周新高股票;

6,如果一直没有任何新的52周新高股票出现,则一直持有这些股票,直至创下52周新低的箭头出现时才卖出,并持有现金,等待新的52周新高股票出现。”


只看这个方法,确实很简单,可以说平常无奇,但其实际效果却是惊人的,以至于“管我财”在转述这个方法时,用的标题是:“是否应该放弃价值投资?”


而“管我财”对其朋友绩效的介绍也是充满吸引力的:“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他的复合投资回报率在我认识的朋友当中是最高的,达到惊人的40%以上!甚至在去年的大熊市中,他居然也可以获得22%的正回报率,而今年第一季度,他的回报率是27.6%!以至于我们见面后的两天来,我都睡不好觉,一直想着朋友说的每一句话。”


对于这个方法,小小辛巴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嗤之以鼻,这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国内有些价值投资者,自以为学了些巴菲特的价值精髓,言必称巴菲特,好像以巴菲特为师,自己就是巴菲特的化身一样,总是看不起其他人的交易方法,明明交易绩效远逊于人,还要以不屑一顾的神情说什么:“你赚钱了不代表你就对,你不过是打着投资的名号做投机的事‥‥‥


我认为,打击别人并不能证明我们自己高明;坚持自己所信仰的,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贬低别人所善长的,交易市场中的成功道路有很多条,我们都只是在路上。


本来,我并不适合于探讨这个问题,因为,严格来说,我不是什么价值投资者,我只是一个长线交易者,除了在注重安全与长远空间上与某些价值投资者有交集外,并没有太多共同之处。

但是,在探讨各种交易方法上,我却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因为首先我不把自己定义成价值投资者,所以,也就不会太狭隘;

其次,在哲学观上,我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却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道家,所以,相对会客观一些;

最后,以我17年的交易历史而言,基本上各种方法都研究过,对于其中的利弊得失也略知一二,所以,相对会全面一些。


老鸟的唯一优势,就是经历过各种风雨,虽然未必是飞得最高的,但一定是见识最广的,所以,我说上几句应无问题。


一、52周创新高法的背后原理

这个52周创新高法,“管我财”介绍得不完整(主要是对该方法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提及),所以,我们只能得到片面看法,但是,其原理还是比较清晰的。


能创出52周的新高,就是一种强势表现。


52周大致相当于一年交易日的总和,而52周新高意味着能够创出一年的新高,对于大部分股票来说,能够创出一年新高并不容易,这种推动力量要么是业绩推升,要么是价值回归,要么干脆是有些幕后力量联手炒作······但不管它是什么,其直接表现就是股价走强,向着一个一个新高奔去。


而根据《笑傲股市》(小小辛巴注:我看的是1997年9月1日工商出版社第一版,江俊雄译的,译文跟现在流行的第四版稍有差别,第四版只是增加了些图表,虽然更加直观,但在译文质量与文字编排上,个人认为还是第一版要好得多)作者威廉·欧奈尔的研究:


“《投资者财经日报》也会每天登载各30档(小小辛巴注:52周新高法是选择40档)纽约及NASDAQ市场股票的股价走势图。如果一档股票创新过去12个月来的高价(小小辛巴注:时间长度与52周创新高同),每周登载一次的图表会列出这档股票过去12个月来包括高、低及收盘价与交易的情形。如果超过30档股票创新高价,则依每股盈余排行选出前30档股票;若是创新高股票未及30档,则剩余部分由成交量增加比率最多的股票依序递补填满。(小小辛巴注:其排序比52周创新高法合理,更强调业绩)”


“令一般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股票市场的‘反群众定理’,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不宜追高的股票却愈涨愈高;而大多数被大家‘逢低抢进’的股票反而愈跌愈低。”


“我们分析过,在以前数次股市的行情循环里,当时的报章上每日所登载的创新高及新低的股票资料。结果十分的明显,创新高股票易于再创出高价;沦入创新低名单中的股票,反而倾向于再创新低。”


“许多专业投资经理人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在股价刚大幅下挫时,便买进股票。归究原因,这些专家的最大问题是,一味靠基本分析及消息解释,并以自己意思评估股票价值(低本益比),根本不管股价走势透露的讯息及真相。经验显示,市场自己会讲话,凡是轻忽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亏的。”


“换句话说,报章上登载已经创新低的股票,通常也是前景不看好的股票。相反地,在一个多头行情里,第一次登上创新高榜单的股票,并且伴随着大额的成交量,这档股票很可能是一档飙股,投资人应当特别注意。另外,有眼光的投资人则应在股票未登上创新低榜之前,先行脱手。”


“最出众的股票在开始其最具爆炸性的股价上扬以前,就已经比其他近90%的股票更优秀了。所以,那些立志成为股市中大赢家的投资者一定要记住这一准则:寻找真正的领军股,避免滞后股以及跟随性投资行为。”(该段引文引自第四版)


“要买就买领导股!”


二、52周创新高法的三大优点


1、它能避免交易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个人所看好的,未必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不客气的说,我们的买入十有八九得不到市场大众的认同,能够做到买入后不大跌一通的,已算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而用52周创新高法所挑出的股票,不必去细究业绩,既减少了基本面分析的主观误差,很多时候,股票走强了很久后,业绩才会披露出来;也不必去看某些技术分析所强调的图表与形态,减少了技术分析的主观错误,在这点上,我认为该方法远强于大部分技术分析方法,因为强势资金流才是形态的内在动因,所有形态都是资金流画出来的事后产物,如果这股资金流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时,是不会管什么阻力与形态的。


52周创新高法的衡量标准,就是推动股票上涨的资金流的强度,是否有能力解套一年内的所有套牢者,创出一年的新高。


因为客观,反而简明。


2、它能节省大量的研究时间;


大部分喜欢赚快钱的人,都无法忍受自己的爱股窝在地上一动不动,用欧奈尔的话来说:“除非它往上涨,否则再好的股票也是烂股票”。说实在的,除非是想在下跌中越买越多,没有人会不希望自己股票涨的,我也不例外。


时间,对于很多人并不值钱,但在能够追赶财富的人眼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搞基本面分析的人,得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企业基本面,未来成长空间与实现的确定性,分析估值······

而搞技术分析的人,同样得花大量的时间看盘,看图表,以及各种我所不知道的离奇计算······


最糟糕的是,大量的时间花下去,还是很撞大运地买到一个万年乌龟爬的烂臭股,没有最慢,只有更慢。(呵呵,我经常碰到)


而这个方法简单明了,只要每周统计创新高的股票(看相关报纸的统计数据或借助计算机软件就可做到),然后在里面挑就可以了。


省时省力,一切都那么简单。


3、在牛市能获得较好表现


用这个方法挑选出来的大多是市场最热门的股票(因为该方法强调要把“过去半年回报率最差的股票剔除”),可以说满手都是强势股,只要有行情(请注意这个强调),那可是四处开花,漫山红遍啊。


而“管我财”也证明,那个朋友所取得的回报超过大部分投资者。


看到这些优点后,恐怕不少兄弟已经意荡神驰,热血沸腾,难以自制了。我却要说,慢着!。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还有更牛的方法。


三、比52周创新高法更牛的方法


兄弟,你是要一个他人转述的非完整袈裟版辟邪剑法呢?还是要一个完本的葵花宝典呢?


严格来说,“管我财”介绍的52周创新高法,早有人研究,有人叫做强势股投资法,有人叫做动量投资法,有人叫做坚稳投资法,不管怎么说,其基本原理都差不多,也就是抓强势股。


但是,“管我财”所介绍的这个52周创新高法,并不是其本人总结,且缺少风险控制手段,并不系统。


而我这里还有加强版更牛气更完整的领导飙股投资法——也就是欧奈尔在《笑傲股市》中所介绍的CAN SLIM法。


欧奈尔是全球600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顾问,并担任资产超过2亿美元的新美国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他的选股模式既结合了基本面分析又考虑了股价强度分析。


虽然CAN SLIM法是基于强势股交易法的优选改良,但欧奈尔并不承认,他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动量投资法’究竟为何物,但是,有些分析家和记者在对我们的投资方法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将我们的投资方法归类为动量投资法。他们称我们的方法为‘买进股价涨幅最大的股票’或是买进相对价格最强势的股票,然而,没有一个明智的人会以这种方式投资。其实,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识别出具有优质基本面的公司,也就是考虑公司是否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使该公司的销售额和收益率不断上涨;然后,当该公司的股票在牛市中已经突破调整的价格形态,我们就买进并持有;等到股价还没有达到戏剧性的高点时,再将其抛出。”


就其方法的实际业绩来看,是相当惊人的:


1、他的一位合伙人大卫·莱恩赢得了1985-1987年美国投资冠军大赛(美国投资冠军赛不是一段纸上谈兵的竞赛,与赛者必须投注自己的资金在自己的账户上实际进出)的头奖,1985年以净值成长161%夺魁,1986年获利160%,1987年再增118%。


2、另一位合伙人李·费利史东在24岁时参加1991年美国投资冠军大赛。他运用该法推动净值成长279%,拿到第2名,1992年,他获致120%的报酬率,再夺亚军。


3、《证券市场周刊》2012年2月4日总1768期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相关文章还进行了测试:“2007年至2011年9月1日区间,我们根据欧奈尔的CANSLIM选股模型构建的A股投资组合绝对收益率累计达到647%,远胜沪深300指数同期39%的涨幅,超额收益累计高达608%!”(小小辛巴注:其中穿越了2007-2008年大牛熊,2009年大反弹及2010-2011的漫漫熊市)


四、此类交易方法的三大缺点。


虽然欧奈尔不承认自己的方法是强势股投资法,但分析其实质来看,仍然可以认定,充其量也就是加入了基本面分析的筛选过程而已。这与52周创新高法的那位老兄在创新高的股票中作筛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个是先筛后选,一个是先选后筛。


1、它们的共同优点是牛市表现特别好,而它们的共同缺点就是难以适应熊市。


虽然,“管我财”说他的朋友用此方法在熊市也取得骄人战绩,但在我看来,要么是他没有完整体现这位朋友的风险控制系统,要么就是这位朋友很幸运。


我们以52周创新高法为例说明:从它的转换来看,是有问题的。

“累积满四十只股票后,如果出现股票池中还出现新的52周新高股票,把四十只股票中,过去半年回报率最差的股票剔除,然后把注码平均买入新的52周新高股票;如果一直没有任何新的52周新高股票出现,则一直持有这些股票,直至创下52周新低的箭头出现时才卖出。”


也就是说,它不断追逐新的创新高股票,暂且不论其频繁换手的交易费用与有些地区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损失,仅按其交易模式发展,也会一路买到牛市最顶峰(这个位置创新高的股票最多)。

如果不能及时在齐齐暴跌中止损,都等到52周新低时才卖出(大部分如此),也就得跌到一年的最低点,这样得损失一大块曾经赚到的利润。

接下来再去追反弹中创新高的,如果大反弹之后再来一次大跌(通常都是这样),基本就回到平均水平了
发表于 2016-5-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6 21:44 , Processed in 0.093260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