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范滂之母,教子尽忠,死亦何憾,千古尊崇。
东汉有个读书人叫范滂,别号孟博,是汝南郡征羌县(在今河南省南部)人,起初做了管治强盗的官。那时候,太监常常结党陷害正直的人。范滂也受了牵累,被捉到监牢里去了。后来又把他放了出来,过了一段时间,朝廷里又要重办宦党,汝南群的督邮吴导知道范滂为人不错,不忍心去捕他,就抱着皇帝下来的诏书哭了。范滂得知了,就自己投到县里去,县令郭揖情愿同他逃走,范滂恐怕连累县第和年老的母亲,所以一定不肯。范滂的母亲就赶去和儿子诀别,说道:“你现在正可以同李固、杜密得到同样的名声,死了又有什么怨恨呢?既然有了好的名声,又要长寿,这哪里可以都得到的呢?”范滂跪下了,听到母亲的教训,拜了几拜,辞别了母亲。
忠者,中心也。中于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未尽。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大而格天地,感鬼神,光日月,壮山河,固社稷,卫生民;小则敦孝悌,和夫妇,信朋友,睦宗族,化乡邻,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