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276|回复: 3

多城连发限购令 两只“拦路虎”挡住股市短线生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借助于新近开通的几条新高铁线路,国内乘坐火车出游的人们大幅增长。按照铁路部门的统计数据,十一黄金周期间发送的单日旅客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高峰值达到1200万人次,而每年春运的日发送旅客量也不过是700万人次,十一黄金周的旅客发送量历史上首次超过春运,庞大的旅游客流给旅游景点的经济增长平添了不少助力,业内预估游客的消费金额会超过5000亿元。

  与黄金周游客爆棚的另一个近来国人十分关心的话题便是黄金周期间又有十多个城市趁着大家忙于出去游玩之际出台了形形色色的买房限购令,在北京率先于9月30日出台限购新政之后,这股限购风已经波及到了国内19个城市,而且似乎还没有停止的势头。按照现在这样的限购势头传导下去,估计所有的二线城市都会重新出台限购新政,这无疑会加速那些至今还没出台限购新政的二线城市的买房热,直至那些城市出台限购新政。


  面对着19个城市出台的限购新政,游玩之后回家的人们脑袋有点懵。用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来说就是:出去玩了一圈,购房资格没了。由于此轮限购新政的针对性极强,想借着“离婚”之类的幌子多买房也是没门,这不仅堵死了炒作客的后路,也伤害了不少准备购买改善型住房的人们。

  伴随着限购新政的不断出台,短时期内,已经被疯炒了一段时间的楼市肯定会有一段休养生息的功夫,囤积在楼市的巨额炒作资金也必然会寻求新的炒作地域和空间。考虑到楼市与股市之间天生存在着的“跷跷板”效应,很多手疾眼快的投资者马上联想到:这批炒作楼市的巨额资金会不会分流回股市呢?股市会不会因为这批新资金的结盟而告别节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况呢?换而言之,弱弱的股市会迎来一波短线反弹行情吗?

  单纯从资金流向分析看,这种分析不无道理。既然炒房的路被堵住,炒股应该会是这些炒作资金的选项之一。毕竟来说,与如今高耸云天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地产的一线城市房价相比,股市的投资“洼地”效应还是十分突出。但是依笔者看来,即使这些炒作资金回流股市,短时间内股市可能会有一波50点到100点(以沪指为例)的小反弹,但是总体看来,股市的整体弱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得到大的改变。这是因为,在股市前行之路上,有两个巨大的“拦路虎”封住了股市上涨之路。

  一个“拦路虎”便是一个月后即将揭晓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或许有人会质疑美国总统大选与国内股市的联动性,但请不要忘了,中美之间的经济交集极为密切,一个美国新总统的上台,自然会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会烧向哪里,会对中美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力,目前谁都无法预测。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意图短线炒作股市的主力,不可能不想到这一事件给国内股市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唯一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动静待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尘埃落定。

  另外一个“拦路虎”便是12月份的美联储加息。从最近美联储官员频频发表的谈话来看,美联储即将在12月加息已经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事件,甚至有人估计会提前到11月加息。美联储的加息自然会给如今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无法想象的冲击力。黄金周期间英镑跌回1985年以来的历史低位以及金价一天之内暴跌40美元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于美联储的即将加息举动,充分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因为美联储的加息必然导致人民币的相对贬值,这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考虑到这个因素,股市的多头主力要么是在美联储加息之前虚晃一枪高举高打一下转身跑路,要么是继续装死以不变应万变。

  两个“拦路虎”封住了股市短线反弹之路,还留在场内的投资者请注意,见涨就走,控制仓位仍是这一段时间操作的关键所在。


发表于 2016-10-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城连发限购令 两只“拦路虎”挡住股市短线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1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无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14 18:04 , Processed in 0.086567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