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494|回复: 38

丁大卫看下周走势三个亮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月12日(周五)两市延续昨日2点后的调整走势,收出缩量调整阴线。盘面上看,创业板盘中创出2年半新高,互联网信息、传媒板块领涨,工程机械、券商和保险等权重板块跌幅居前。全天两市成交2174亿元,比上一个交易日的2551亿元减少了377亿元,量能萎缩了14.8%。
消息面上,隔夜欧美股市和金价大涨,美股又创了历史新高,美股大涨的原因在于美联储此前在周三(7月10日)再度释放了强力宽松预期,使得投资者暂时不再忌惮量化宽松(QE)措施缩紧所带来的流动性枯竭前景。如果美股在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位相当于我们A股6124点的话,那么现在美股早就冲上7000点了,而A股还在2000点附近徘徊,无论从经济面还是资金面看,有什么理由不缩小差距呢?
今天的阴线虽然吞噬了昨天阳线的一半位置,但是盘面上还是有3个亮点,一是成交量是萎缩的,缩量回调是正常的调整;二是个股行情还是精彩纷呈,25只个股涨停(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就占20只),没有跌停板;三是从周线看已经收出“二连阳”态势。
上周我在《利空打压后的下周走势》中指出:“从技术面看,短线大盘还在反弹路上。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大盘依旧处于大的下降通道中。从周线看,5周均线是第一压力位,大盘的首要任务是重返5周均线。下周具体走势预判:周初受利空打压回调,但由于现在反弹趋势还没破坏,所以回调空间不大,数据公布后继续恢复弱势反弹,反弹高度看前期跌幅0.382的位置,也就是2033点,这个位置还是有希望突破的。第二高度是前期跌幅的一半位置2091点,这个位置下周突破有点困难”。从实际走势看,本周最高上摸2074点,但是最后还是没有站上5周均线2052点。
下周还是延续这个观点,也就是“短线大盘还在反弹路上。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大盘依旧处于大的下降通道中”,但是具体点位有上移,也就是能收复前期跌幅的一半位置2091点,甚至2100点。理由也有3个:一是美联储再度释放了强力宽松预期,我们在李总理经济发展“有下限”的指示下,流动性不会再趋紧;三是新股IPO紧锣密鼓,最快下周就要宣布,所以在IPO正式重启之前2000点之下还是完全区域。
操作上还是要保持谨慎。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我的《实盘分析》——每天实时更新盘前信息解读,及时提示盘中异动股和资金变化,与博友互动也在这里进行。

发表于 2013-7-1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好谢谢向高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6-20 14:15 , Processed in 0.094254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